标题:特别忠告:长在4个部位的痣,或与癌症“密切相关”,及时处理 内容: 你身上有痣吗? 如果它们出现在这4个部位,就要当心了! 根据医学研究,长在特定部位的痣极易反复受到摩擦和刺激,这会触发痣细胞的恶性转化,增加患上皮肤癌的概率。 如果你身上有以下痣,一定要重视起来。 今天就来看看哪些位置的痣与癌症“关系密切”。 一、这4个部位出现黑痣,千万要警惕黑痣可以出现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有些位置由于经常受到摩擦,更容易引起黑痣的恶变。 以下4个部位的黑痣需要格外留意,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 1、胸部胸部比较突出,日常穿衣经常会受到摩擦。 平时我们穿上衣服后,衣物会紧贴在胸部,当我们行动时就容易产生摩擦。 长期的反复摩擦之下,原本性质稳定的黑痣可能会发生变化,增加患癌的风险。 如果胸部有明显的黑痣,要定期观察,一旦发现体积变大、颜色改变,就要立即就医,及时处理。 尤其是女性,由于胸部更加突出,胸部黑痣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有研究表明,20-40岁是女性胸部黑痣恶变的高发期,这一时期要注意进行自我检查。 如果发现胸部黑痣有红肿、溃烂等情况,就需要尽快就医。 2、腋下腋下容易出汗,细菌滋生,而且经常活动也会造成皮肤摩擦。 当我们举起手臂时,腋下皮肤会互相摩擦,同时腋毛也会增加摩擦。 这种环境下本来稳定的黑痣可能会转为恶性。 因此,腋下黑痣的变化要格外留意,一旦发现异常,如破溃、流脓、长速异常快等,要及时采取措施。 有医学案例报道,一个年轻人腋下长了一个乌黑稳定的黑痣,3个月后黑痣体积急速增大,服务后确诊为黑色素瘤,及时手术切除才避免了进一步恶变。 3、手掌我们的手每天要做许多劳动或拿东西,手掌不可避免地会与外界摩擦接触。 因此如果黑痣长在手掌,很容易产生问题。 好在手掌黑痣一般比较罕见,但也绝不能忽视。 如果发现手掌有黑痣,要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 类似的还有一个案例,一个农民工人的右手掌上长有一颗黑痣,由于其经常握锄头劳动,黑痣部位经常受压。 半年后该黑痣开始增大、溃烂,被确诊为黑色素瘤,后经手术切除治愈。 因此医生建议,如果发现黑痣体积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表面起泡等,就要考虑是不是发生了恶变,需要立刻就医。 4、私密部位女性私密部位在特殊时期如怀孕更易发生黑痣恶变。 这是由于生殖器周围皮肤细嫩,容易受到摩擦刺激,本来稳定的黑痣在此环境下很可能转为恶性。 同时,在月经来潮时以及孕期,这时荷尔蒙水平变化,会加速黑痣的异常生长。 还有文献报告,子宫颈癌患者中,36%同时伴有生殖器黑痣,所以这方面尤其需要重视。 女性要如发现私密部位黑痣迅速扩散、体积变大,周围出现黑色素沉淀,都要考虑是癌变的信号,要立即就诊。 黑痣的位置直接影响癌变的风险,以上几个部位需要重点监测。 只要及早发现异常,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避免危害健康。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黑痣都会癌变呢? 哪些黑痣的癌变风险更高? 二、黑痣的癌变风险,这些你要知道黑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变,许多人身上都可能出现一两个黑痣。 但并非所有的黑痣都会癌变,但其形状会影响到黑痣癌变的风险。 1、形状不对称更易癌变正常的黑痣形状对称,两边轮廓基本一致。 而恶性黑痣的形状往往不对称,一边的轮廓生长速度快于另一边,导致整体形状不均衡。 这种不对称的形状变化提示黑痣可能正在发生异常的生物学变化。 2、边缘不清晰易恶变良性黑痣的边缘比较清晰、边界平整。 当黑痣开始癌变时,边缘会变得模糊不清,呈现锯齿状、毛刺状或颜色淡化。 这表明细胞结构已经开始败坏、细胞活性增强。 3、颜色变化提示细胞活性增生单一的深色是黑痣的正常颜色,一旦颜色开始多样化,如颜色深浅不一、有斑驳等,都提示细胞活性可能在增生,需要引起重视。 4、直径扩大是动态变化的信号黑痣的直径如果超过5毫米,就需要注意。 因为良性黑痣的大小一般比较稳定,直径明显扩大提示肿瘤可能正在快速生长。 5、表面破损速发如果黑痣出现破损、溃疡、流血等,说明细胞活性已经失控,发生了破坏性病变,必须立即就医。 6. 蜘蛛状黑痣特殊的蜘蛛状黑痣往往提示有肝脏疾病,需要检查肝功能。 这种与内脏疾病相关的黑痣也值得重视。 通过上述观察,可以判读黑痣的癌变风险,当发现形状有异常时,应该及时就医进行专业检查,以便尽早发现癌变征兆,从而提高治愈可能性。 除此之外,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注意黑色毒瘤的危害。 三、黑色素瘤高危人群,你中招了吗? 黑痣会有癌变的风险较低,如果出现黑色毒瘤一定要多加谨慎,那么那些人会易患上黑色素瘤呢? 长期在强烈阳光下活动的人更易患病,尤其是生活在海拔较高地区的人,他们受到的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而紫外线能导致皮肤累积损伤,增加患上黑色素瘤的风险。 另外有直系亲属患有黑色素瘤的人,后代发病风险也会增加。 即使黑色素瘤不是遗传性疾病,但研究表明,家族中若有2人或以上患有黑色素瘤,其他成员发病概率也会提高。 父母、兄弟姐妹等直系亲属中,若有2人或以上患有黑色素瘤,该人员也属于高危人群。 免疫功能较弱的人员也易患病。 研究数据表明,如果长期使用激素治疗、服用抗生素和抗抑郁药物,可能会抑制免疫系统,增加黑色素瘤发病风险。 对于以上一些高危人群来说,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 白天10点到下午4点是紫外线强度最大的时间段,这段时间尽可能避免在户外活动。 不可避免,应选择在阴凉处,撑起遮阳伞,还可以戴上防晒帽等,或者涂抹SPF30以上、PA+++级别的防晒霜。 另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皮肤自查。 若发现身上痣有异常情况,如边缘不整、颜色不均、直径增大、肿胀红肿等,应及时就医。 大部分黑色素瘤在早期阶段能通过手术治愈。 若家族中有患者,即使皮肤无异常,也要加强监测。 正如上文所说,位置易受摩擦的痣,也会增加癌变风险。 因此在这些部位的痣需要多加注意,若发现快速增长最好尽早切除。 另外儿童的先天性巨大痣除了容易癌变,也影响外表,建议在儿童时期就进行处理。 结语虽然并非所有的痣都会发展成黑色素瘤,但任何可疑的痣都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然而即使通过各种检查排除了黑色素瘤,长期不断地机械性刺激如摩擦也可能导致痣发生恶变。 为此,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身上有痣,千万不能不当回事,加强自我检查,必要时寻求医生的帮助,也更有利于我们健康。 参考资料:[1]《小心! 不当刺激可能会让痣变成癌》. 光明网. 2022-09-02[2]《痣也会癌变! 你的痣安全吗? 皮肤科专家帮你鉴别!》.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互联网医院. 2022-03-14[3]《这些皮肤表现,可能提示恶性肿瘤!》. 医学界皮肤频道. 2023-02-17 发布时间:2025-03-22 18:10:10 来源:术灿网 链接:https://www.shucan.cn/book/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