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古代银子是怎么找零的?方法居然这么粗暴 内容: 在电视剧《红楼梦》里晴雯看病,宝玉得付一两医药费接着,最滑稽的一幕发生了看到这里有观众很迷惑居然有人不认识钱? 朕得澄清一下明清有钱人不知道怎么认钱,也不会找零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元明清人民不认识白银为什么还要大力推广? 他们用银子结账时,又是如何找零的? ▼一直以来大家对白银误解很深认为它从秦朝开始就一直稳居市场结账榜单的C位其实直到元明清时期白银才坐上了法定流通货币的宝座在此之前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收藏品并没有货币功能很少人知道中国古代的金银铜开采量并不足*银比铜开采得更少无法及时供应市场所需要的铜币数量百姓平时交税不是用货币而是用布帛粮食等实物唐朝为了税收方便实行两税法让百姓统一用钱交税市面上的铜币本来就不够用了这下子更不够了钱荒会拖慢经济马车速度宋代交子和明初纸币的发行都不能彻底解决钱荒直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明朝钱荒问题才看到了转机欧洲人在美洲大量开采银矿用白银大量购买明朝茶叶瓷器等奢侈品明朝瞬间涌入了大半个世界的白银市场有大把白银流通了这才解决了钱荒问题在国际上为了从中国人手里赚回流失的白银欧洲人也卖奢侈品给中国人明清人民对欧洲商品需求极小欧洲人根本赚不到中国人的钱欧洲人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以惊人的贸易顺差把控着白银汇率成了白银最多的国家稳坐世界白银帝国的宝座而在国内随着欧洲代购商品数量激增经济蓬勃发展商人和有钱人也将白银用得风生水起但并都不妨碍有钱人不认钱和不会找零↑搵食艰难,戳一戳,赠点零花钱给朕叭▼在真实历史里碎银像小石头一样不但大小形状不一而且是没有面额的富N代没在市井里摸爬滚打过不认钱,不会找零确实很正常按照市场价值,银子一般分三种咱再简单换算一下明朝初期1两银子=1亩良田=600斤大米九品官员年薪=20两白银按照现在的物价换算成人民币明朝的一两白银大概值10000元如果按电视剧那么演茶摊一碗茶卖几个铜钱一个大侠掏出一两银子买茶那场景就相当于妥妥大题小做了这样一对比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小单位的一两银子也是一笔巨款根本用不起作为巨款银子这套找零操作就很复杂了明朝大米一袋六两七钱你拿十两锭子去买老板得找你三两三钱银子金额太大,老板找不开就得剪开这就决定了银子找零有三大步骤:称、鉴、剪①称重用什么称呢? 戥(děng)子它精确到“分”可以称出几两、几钱、几分的重量②鉴假银子不仅户部可以造民间钱庄和豪门家族也能造想造啥形状都行像红楼梦的贾家就造了梅花形状的银子这就让奸商钻了空子他们经常在银子里灌铅老板找零前,都得把银子对半剪开看是不是真材实料用什么剪呢? 夹剪③剪碎确定银子没灌铅后老板就可以大展身手开剪了老板不会像食堂阿姨一样手抖剪少了他会一边称一边剪这样老板就能剪出“几钱、几分、几两、几角(毛)”的碎银找给你了咱们今天用的“一角、一分、一毛”纸币名称就从这来的至于老板会剪成什么形状,看他心情反正就没重样的这样一轮折腾明清有钱人花个钱是真TM累小铺地摊更心累,收到银子经常会找不开人们为了偷个懒买贵重东西就用银子去小摊喝茶吃包子就用铜钱很少人喜欢带银子出门因为它是真的重! 在电视剧里皇上赏赐一千两白银太监或宫女不费吹灰之力端来一大盘白银大臣不动声色接住了咱们来浅算一下四舍五入太监宫女和大臣手持中袋大米和地面平行,面不红心不跳不是大内高手恐怕练不出这绝世臂力▼除了找零银子还有更麻烦的漏洞——灰色收入银子最多能碎到“一角”,再碎就花不出去了这时你得把“一角”碎银都存起来要么卖给当街吆喝收破烂的大叔要么卖给银铺,兑换更大的碎银接着银铺的银匠们将碎银熔铸成大银锭,再推出市场熔铸就会产生损耗有损耗就会有灰色收入两个团体暗中获利第一个是银匠团他们要么偷碎银,要么报高损耗来赚钱银匠偷碎漏碎的行为为当时广大段子手提供了灵感随便举两条也很好笑第二个获利团体是政府明朝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以及其他税目合并成一条百姓统一用银子交税地方官员收到了太多碎银需要将它们熔化铸成银锭后,再上交国库熔铸碎银产生的损耗税叫火耗一两白银收四五钱的火耗这笔税全由百姓独自承担考虑到地方政府入不敷出,官员工资太低康熙允许政府自留火耗,补贴”家用”而官员为了中饱私囊,找各种理由多收火耗各地贪污一年比一年严重导致国库亏空百姓荷包更空,民不聊生,默默承受着这一切雍正上位后下令火耗归公,严禁官员乱加税上缴的火耗一部分填补国库一部分给各地官员加工资这才中止了这场偷税(碎)漏税(碎)的闹剧别看白银帝国名字好听白银短时间大量流入短期看解决了钱荒问题但长期看导致白银不断贬值给明清带来了巨大的金融和腐败问题还没等清政府找到方法解决英国鸦片战争就找上门了对于此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之前香港小部分媒体和书籍是这么宣传的:英国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戒掉鸦片才发起的战争但更多人知道的真相是为了瓜分中国的白银打开中国贸易大门倾销英国商品(包括鸦片)英国以林则徐虎门硝烟为借口向中国发起战争最后中国打了败仗赔了英国1470万白银中国白银大量外流看到英国尝到了白银的甜头各国纷纷攻打中国从1842年到1912年清政府陆续签下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30多个赔款条约要赔大概13亿两白银民国政府接下了这笔烂账一边借钱打战一边还账这笔烂账越滚越多成了一笔无底洞默默承担这一笔烂账的是当年那群用不起白银没吃过白银红利却承受着白银引起的通货膨胀和贪污腐败恶果的老百姓‍朕做视频这件事不会还有人不知道吧不会还有人没关注吧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上至热点历史下至屎屁尿整活这里通通都有参考资料1. 邓云乡《红楼识小录》2. 黄阿明《明代货币与货币流通》3. 布罗代尔《15-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资本主义》4. 胡安·冈萨雷斯·德·门多萨《中华大帝国史》5. 曾德昭《大中国志》6.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发布时间:2025-06-15 23:00:55 来源:术灿网 链接:https://www.shucan.cn/book/11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