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凡人在哪遇见的神仙最多:华山自古多仙人,赐药凡人变异仙

2025-08-13 20:19  与神祇邂逅

凡人遇仙是中国神仙传记中常有的故事,这样才使得神仙故事流传开来,而有些地方从古至今都有神仙传说,那就不得不让人觉得这个地方是不是连通着天界。而五岳之一的华山流传的古代凡人遇仙的传说也是非常多的。比如最早的秦穆公的爱女弄玉和仙人箫史乘龙御凤飞升的故事、面见汉武帝的著名的神仙卫叔卿汉朝赐药家人的神仙伯山甫等都是在华山出现或修行的仙人。

而且有趣的是,凡人在华山遇到的仙人大多会赐予凡人仙药,使得凡人也得长生,但是凡人得到长生的代价却是很严重的,特性竟然都是一样,那就是毛发变异,变成“长毛仙”

一、毛仙女的夫妻传说

华山有一座著名的“毛女峰”,也有“毛女洞”,就是为了纪念华山传说中的仙女——毛女.

最早记录的是在汉朝的《列仙传》中:

传说毛女的名字叫玉姜,住在华山中,有猎人世代都见到过她。她的身上长着青毛,自己说是秦始皇的宫女,秦朝灭亡以后,流亡到山里避难,遇见一个神仙叫谷春,看她可怜,就教她吃松叶、松花和松仁。玉姜就吃了不知道多少年的松叶,逐渐变得不知道饥饿和寒冷,身体也轻便,行走如飞,就是身体长满了青毛,有人推测玉姜已经在深山中待了一百七十多年了。她所住的岩洞里常有弹琴的声音,讲述自己成仙的经历。

现在华山还有毛女峰、毛女洞,毛女洞在华山主峰西北毛女峰上,为一天然石龛,就龛建庙,还供毛女彩绘坐像一尊,传说是毛女隐遁栖身处。这里记载的毛女成仙主要就是一以贯之地吃松叶、松花和松仁,后来毛女成仙后还在唐朝时显灵。

唐朝《传奇》记载了两位老人华山遇仙的故事:在唐宣宗大中初年,有陶大白、尹子虚二位老人,志同道合,共同求仙问道。他们一起游览华山,以采集松脂和茯苓为业。一天,他们携带着酿造的好酒,登芙蓉峰,寻找奇异的地方。正在在大松树下休息,忽然听到松树梢上有两个人拍掌大笑。

陶、尹二公站起身来发问说:“莫非你们是神仙吗?能不能落下来饮一杯酒?

大笑的人说:“我们二人不是山精木怪。我是秦朝的役夫,她是秦朝宫中的宫女。只是因为我们的形体改变,毛发怪异,唯恐你们害怕,没能随便落下去。你们只需安心地稍等片刻,我们回洞换了衣服就来。”

后来四人相识,秦役夫和毛女原来都是为了避免秦朝战乱而进入华山的,就是上面所说碰到神仙的指点,开始吃柏树子,后来吃松脂,全身长满了疮疡,腹中疼痛,不到一个月,皮肤明亮光滑了,毛发油润有了光泽。没有经过几年,便身轻如燕,凌虚若有梯,步险如履地,飘飘然顺风而翔,皓皓然随云而升。渐渐混合虚无,潜伏造化。再后来就觉得精神爽朗,静心养气就元气清爽。保守住胎根,含藏住命带,自然就成就了仙体,万劫不坏。

这里华山的神仙教授了秦役夫和毛女成仙的方法,这两位大概也就成就了地仙吧,没有飞升入天界,所以深藏华山之中,偶尔被人遇到。传说陶、尹二公与二位仙人拜别,吃了两位仙人赠送的松脂和柏子后,只觉得自己也变得超然世外,两人就住在了莲花峰上,但是后来两人的毛发全也变成了绿色,并且长满全身,但说话满口喷发芬芳的香气,也能身轻如燕,后来两人也消失不见了,大概也是成仙了吧。

这四位人都是按照华山神仙的方法吃松子、松脂、柏子之类的成仙,而道教中很多的养生经中都记载了吃松、柏的果实、树叶、脂肪来养生,并且有将这些等制成“辟谷丸”来服用。而这种养生的由来可能就是这些遇仙传说,但是作为代价却是全身长满了绿毛。

二、田鸾在华山遇到神仙,教他吃柏叶成柏叶仙人

唐朝的《化源记》中,也记载了一位凡人在华山遇到神仙,教他吃柏叶成仙的故事:

长安有一个叫田鸾的人,出身官宦世家,家境也很很富有,但是到了田鸾这一代,所有青年都不长命,田鸾的五六个兄弟,全都是不到三十岁就早死了。

等到田鸾二十五岁的时候,他自己也很害怕自己早死,听说华山有仙人,于是就到华山去寻找。到了华山深处,看到一个从山里来,于是他就上前拜见,向道士打听长生的秘诀。

道士竟然指着旁边的柏树说:“这就是长生药啊!就看你能不能坚持服用罢了。”田鸾于是采集了很多柏叶并晒干,研磨成粉末服用,并且开始不吃荤腥。

田鸾服用了两个月,只觉得身体经常烦躁发热。但他坚持服用不间断。坚持到两年多后,他就头痛发烧,全身生疮。田鸾母亲看到这种情况哭泣着说:“本来是为了延寿,现在反倒被药害死了,难道你也要早逝吗?”

但是田鸾坚决不放弃,还是照吃不误,又坚持了七八年,身体发烧的更厉害了,身上就像着火一般散发热气,别人竟然都不能接近他,谁都能闻到他身上的一股柏叶的气味。身上的疮全都溃烂,黄水流遍全身,干了像松脂的胶一样。

田鸾的母亲认为他要死了。但忽然有一天田鸾对母亲说说:“身体今天像好一些,要洗个澡。”于是几个人把他抬到大盆里,他就泡在盆里睡着了,足足睡了三天之后才醒。

醒来后,他身上的那些疮全部消失了,精神焕发,皮肤白净,但是眉毛胡须却变成了墨绿色。

他对别人说:“我睡着之后,梦见几个道士带领我去拜谒上清,并且见到很多神仙,他们对我说:‘柏叶仙人到了!’,于是有神仙教给我仙术,并把我的名字在玉牌上刻成金字,收藏在上清,并对我说:‘你暂且在人世间修行,以后有了位置就叫你来’。后来就又领我回来了。”

田鸾从此不再吃粮食。他隐居在嵩阳,到唐朝贞元年间,他已经一百二十三岁了,还保持着年轻的样子,忽然有一天他无疾而终,临终的时候异香满室,空中还有音乐的声音,很多人认为他尸解成仙。

这位柏叶仙人也是遇到神仙指点,坚持吃柏叶而成仙,但只是胡须头发变得墨绿全身并没有长毛,所以随后可能不像毛女夫妇那样肉身成仙,只是尸解神魂飞升。

三、玉女华山遇仙得指点,但被恶人所害未能成仙

唐朝《集异记》里记载了这么一位在华山遇到神仙的婢女的故事:

唐朝开元年间,华山的云台观有个婢女叫玉女,45岁那年得了一场大病,遍身溃烂,又臭又脏。观中的人害怕她传染,就共同把她送到深山中。

玉女在深山中痛楚呻吟,忽然有个道士从她前面走过,看他可怜,就给她三、四棵青草。道士对她说:“你把这草吃下去,不久病就能痊愈。”玉女就把那几株青草吃了,果然就痊愈了,并且能够辟谷不吃东西了,玉女觉得就是遇见神仙给她吃了仙草。

从此玉女不愿回到人间,就在华山深处游荡,后来在山岩下,又遇到那个道士,道士对她说:“你的病已经好了,可以不用再留在人间,但还不能成仙,在云台观往西面二里远有个石池,每天辰时,你把小石子投进去,会有一棵水芝自己出来,你可把它拿来吃,时间久了可成仙。”

玉女就依照道士的指引去做,每天服用水芝,玉女身体筋骨更加轻健,翱翔自如,虽然屡次被观中的人碰见,但谁也认不出是以前的那个婢女。

就这样过了几十年,玉女头发有六七尺长,身体上也生出绿毛,但面容却洁白如雪花。山里的人遇见她,都把她当成神仙来叩拜。

到了唐朝的大历年间,有个书生叫班行达的,性情粗俗,不信神仙,常常诽谤诋毁佛、道二教,他一次在云台观的西厢房读书,偶尔看见了玉女去投石采芝。

于是有一天,班行达稍稍赶在玉女先头到达石池之上,等到那个玉女投出小石头的时候,水芝果然出来了,班行达竟把水芝抢夺去吃了。

玉女见有人来抢,就飞到树梢上,只能叹息而还了。

第二天,班行达还是这样干,十天以后,玉女终于忍不住了,要和班行达抢夺水芝。哪知这班行达突然就把玉女的头发抓住了,使玉女无法腾跃而去,班行达趁机把她捉回,锁在一间屋子里。

过了几天,班行达到那屋里一看,竟然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瘦病异常,坐起来都很艰难。班行达很惊讶,就把观中人召来,于是,大家一起探问玉女,玉女就把她的遭遇从头到尾详细地叙述了一遍。

观中人有听说过她的传说,估计玉女的大概有一百多岁了。大家可怜她,就把她放了,但是不到一个月,玉女就死了。

这玉女也是在华山遇到神仙怜悯,被赐予了一道仙缘,也是全身长满绿毛,但中途却被凡人所害,终究成仙不成而死。

四、误入华山仙境,却求仙不成的凡人

《续玄怪录》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华阴县的云台观有一个姓刘的道士,修炼道家辟谷食气之术,一炼就是二十年,有了一些神通。每到正月、七月、十月的十五这天设素斋时,就会有一个穿宽袖单衣面容黑瘦的人来到他这里,坐在最末的座位上,吃完了斋就走,十多年间这个人总是准时来吃斋饭,衣服容貌也没有丝毫变化。刘道士很奇怪,就问那人的来历。

那人说:“我叫张公弼,住在华山莲花峰的东山凹里。”刘道士心想那里是个人迹不到的地方,就让张公弼带他去看看。

张公弼很痛快地答应,刘道士就随着张公弼进了华山。走了二三十里地就没有路了,只好扯着滕子攀着葛萝勉强寻路走。悬崖绝壁十分陡峭,就是猿猴怕也难以越过,但张公弼像走平坦的大道一样毫不在乎。刘法师跟着翻山越崖竟一点也不费劲。可见两人都是修仙者,有了道法神通。

后来两个人来到一面石壁前,石壁有一千多仞高,像刀削的一样陡峭,下面是无底深谷。石壁前只有几寸大的一块地方,刘道士与张公弼踮着脚才能站得下。

这时张公弼用手指敲了敲石壁,只听石壁里有人问:“是谁?”回答说:“是张公弼。”然后壁上突然开了一扇门,门里能看到天地日月,是另一个世界。张公弼往门里走,刘法师也要跟进去,开门的人怒气冲冲地问张公弼:“你怎么随便领外人来?”说着就把门关上,又成了一面石壁。

张公弼在外面对看门人说:“他不是外人,是云台观的刘法师,我的老朋友,所以我才请他来,何必把他拒之门外呢?”于是门才又开了,让他俩进去。张公弼说,“刘法师已经很饿了,请给他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吧。”那开门人就问刘法师要住下吗?刘法师说以后再来住。那人就端来一碗水,从胳膊后面一个青布袋里用匙舀出一点药粉和在水里,让刘法师喝下去,刘法师觉得那水特别香甜,喝下去立刻不渴也不饿了。

张公弼对那人说:“我昨天对刘法师说这里很好玩,你何不显露一下神通让他看看呢?”那人就把一口水喷到东面山谷里,片刻间就有一只青龙和一只白虎出现在空中,跳起了美妙的舞蹈。接着又有两只凤和鸾对歌,歌声清亮动听。

过了一会儿,刘道士要回家,张公弼就送刘道士出了石壁,送他回家。刘道士回头再看,只见仍是悬崖峭壁,刚才的一切都荡然无存了。到了离云台观不远的地方,张公弼就告辞了。

刘道士回到云台观后,把一些事处理完后又去寻找张公弼。然而山高路险,再也找不到通向那面石壁的路了。刘法师万分悔恨当初没有留在石壁中,一想起来就呼天号地,张公弼也从此也再没到云台观来过。

可能华山深处一群修炼的地仙们居住在一个小秘境中,在人间寻找志同道合的人来一起修炼,然而没有把握住机会就可能就再也找不到秘境了。

五、结束语——奇峰多仙人

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南接秦岭山脉,北瞰黄渭二河,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传说的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更是是中国道教两大门派之一的全真派的圣地。

而华山仙人的传说对比其它地方却有些独树一帜,很多凡人遇到神仙要么是机缘不够、贪恋凡人而远离,而被赐予仙缘的凡人,变成仙人却都是“异仙”,往往都是变为浑身长满绿毛的怪异形象。

欢迎评论点赞关注!!

更多有趣的神仙故事可以点击我的主页观看!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